“你光长命还不行!”深圳卫生“十四五”规划,这个新词亮了
2022
05/17
手机扫码,
一键给微信好友
评论
深圳卫健委
A-
A
深圳卫生“十四五”规划,这个新词亮了
前不久
小卫不是回了趟老家
看望80多岁的爷爷吗?
当时太匆忙忘了买礼物
我灵机一动
掏出手机给他看深小卫的封面图
▽
没想到老爷子还真看懂了
“咔咔咔”笑得见牙不见眼
看到第10张
笑声戛然而止
我吓了一跳
▽
爷爷慢慢拿开捂住嘴巴的手
哇的一下
往地上吐出一颗牙
好家伙
我赶紧看看四周
吓死我了
差点就被别人知道
深小卫笑掉了爷爷的大牙!
我很内疚
这可是他最后一颗牙了
爷爷安慰我:
不关你事,它本来就要掉
都说老掉牙、老掉牙
到了我这个岁数,哪个不是“无齿之徒”?
我说爷爷不是这样的
你知不知道深圳有个
“8020”计划?
就是让每个人
到了80岁还有20颗牙齿
其实这个一点也不难
只要每天正确刷牙、用牙线
定期洗牙,牙齿有问题马上去看牙医
爷爷瞪大了眼睛
80多年来的健康观
开始有了崩塌的迹象
我“乘胜追击”:
爷爷,你不知道的事多着呢
你听过这个词吗?
▽
最近深圳公布了一个
卫生健康的“十四五”规划
(就是2021年-2025年)
里面提出了一个目标
到2025年
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84.53岁
图源:soogif.com
但这不是重点
重点是
里面还提出了
人均健康预期寿命
要达到70.75岁
“啥意思?”爷爷一脸懵逼
简单来说就是
让人“无病无痛”地高质量活到70.75岁以上
这叫健康寿命
爷爷问
那是不是说
像隔壁你三叔婆
最后10年瘫痪在床
吃喝拉撒都靠人伺候
这样虽然多活了10年
但不能算健康寿命?
对!
深圳的意思就是
▽
图源:见水印
这个新词是很重要的方向标
它意味着经济发达的深圳
在健康上也追求高质量和精细化了
这就好比
别人还在关心能不能吃饱
你已经开始想今晚吃红烧牛肉还是小龙虾了
听到红烧肉
爷爷顿时两眼发光
▽
听好了!
我从裤兜里掏出了
那份50页的文件
现在
我就用5分钟给你捋一捋
首先
“十四五规划”全称叫
《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
于2022年4月正式印发
这次是首次被列入市级重点规划
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
主要内容可以用“1 4 20”概括:
1个总目标、4大主要任务、20项重点工程
不管你是谁
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关心的点
01
一个总目标
到2025年
建成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
建成一流健康城市、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
成为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
“大病不出深圳”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
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能力、医学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显著增强
让市民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
02
4个“小目标”
?更高的健康水平
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.53岁
孕产妇死亡率≤6.5/10万
婴儿死亡率≤2.5‰
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≤8.5
市民健康素养水平≥50
?更优的医疗服务
每千人口拥有执业(助理)医师数达到3.0
每万人口拥有数达到5.0人
三甲医院达到30家
社康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以上
争取建成20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重点学科
结核病、传染病、烧伤科、精神医学等专科进入全国前十
?更好的医疗保障
以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进一步完善
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
多层次的商业健康保险充分发展
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稳定在18以下
?更强的科教支撑
4家医学院本科生年招收规模达到1000名以上
医学院校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
建成全新机制医学科学院
建成9家研究型医院
建成一批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
03
7个“新指标”
与“十三五”相比,“十四五”规划增加了7个健康指标:
人均健康预期寿命≥70.75岁
重点癌症早诊率≥65
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≤8.5
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执业(助理)医师数≥1.6人
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≥4.5个
每10万人口拥有精神科执业(助理)医师数≥4.8人
千人口献血量20-25单位
小卫解读:看完你就知道,深圳的“十四五”真的是全方位、全生命周期地奔着健康去了。连公共医生医师、精神科医师这些“小众”领域都考虑到了,这叫全方位。降低重点癌症早诊率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,主要是为了中老年人,增加婴幼儿托位,是为了宝宝,这就叫全生命周期。
(疫情前资料图)
04
20个重点工程
重点工程1:
社康服务扩容提质工程
在全市规划布局28家社区医院,全市社康机构总数达1012家,升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。
小卫解读:“强基层”一直是深圳医改的重点。2022年1月深圳已实施新的社康机构设置标准,给社康更大的面积、更好的设备、更优秀的人才。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要新建社区医院,面积至少4500平米,设住院床位,方便中风、晚期癌症等病人从大医院出院后,可在“家门口”接受康复、护理、临终关怀等。
重点工程2:
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程
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,实施鹏城岐黄工程,打造旗舰中医馆及旗舰科室,加强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建设。
在全市规划布局28家社区医院,全市社康机构总数达1012家,升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。
小卫解读:要在社康中心打造35家“旗舰”中医馆,通过岐黄工程培养至少300名本土优秀中医药骨干人才。
重点工程3:
薄弱区域医疗资源补缺工程
宝安区:
推进沙井片区新建综合医院等项目,新增床位1400张以上。在宝安中西部规划布局一家市属综合医院、一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。
龙华区:
加快市第二儿童医院等8个项目建设,新增床位6000张以上。
盐田区:
规划建设一家市属公立中医院,新增床位400张以上。
小卫解读:“十三五”期间,深圳已在原特区外完成22个医院新改扩建项目,但人口增长较快的宝安区、龙华区,人均资源仍然偏低。“十四五”,深圳要进一步将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。
医院效果图
重点工程4:
紧缺专科资源扩容工程
儿科:
建成市第二儿童医院、市第三儿童医院
眼科:
加快推进市第二眼科医院项目
口腔科:
加快推进深圳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项目,推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(坪山)二期项目
脑科及康复科:
将市大鹏医院建设成深圳市脑科医院和康复医学中心。将市职业病防治院建设成为以职业病康复为特色的综合医院
精神科:
在宝安区规划布局精神专科医院
传染病科:
“平急结合”的传染病后备医院(沙井片区新建综合医院)
皮肤科:
将市慢性病防治中心(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)建设成为市皮肤病专科医院
小卫解读:在深圳的紧缺专科中,儿科、口腔科首当其冲。“十四五”,深圳计划把儿童医院增加到3家、公立口腔医院增加到3家。其中,市第二儿童医院建在龙华的民治,市第三儿童医院建在龙岗的五联,患儿家长只能“扎堆”跑福田(市儿童医院)的局面要改变了。
市第二儿童医院效果图
重点工程5:
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
支持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承担高质量发展国家试点医院建设。
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、市人民医院、市第二人民医院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、市第三人民医院、香港大学深圳医院、市中医院、市儿童医院等“7 2”家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高质量发展。
开展示范推广项目,建设无陪护病房示范点。
小卫解读:“7 2”中,7家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项目,2家是“国家队”在深圳运营的医院,它们肩负着“大病不出深圳”的重任。根据深圳医疗卫生的分层分级体系,公立医院应当聚焦“高精尖”,主要看疑难危急重症,而不是跟社康等基层医疗机构抢常见病、多发病。
重点工程6:
绿色医疗文化建设工程
绿色办医:建设绿色医院,促进节能降耗;
绿色管医:坚持公平公益,促进廉洁高效;
绿色行医:秉承专业循证,促进合理诊疗;
绿色就医:加强人文关怀,促进医患互信。
小卫解读:过度医疗、不注重成本、医患互信不足、医务人员“同工不同酬”,这些都是绿色医疗要对症解决的难题。
重点工程7:
重点学科群建设工程
在市级医疗中心,形成各自的专科强项:
肿瘤疾病:肿瘤医院深圳医院
心血管疾病:阜外医院深圳医院
感染性疾病:市第三人民医院
神经疾病:市第二人民医院、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
呼吸疾病:市人民医院
代谢性疾病:市第二人民医院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
消化疾病: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
儿科疾病:市儿